2020CSA大会|数安行展示零信任数据运营安全落地实践

 12月4日-6日,2020云安全联盟大中华区大会(CSA GCR Congress)在上海中以(上海)创新园举办,大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国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Cloud Security Alliance共同指导,以“数字合作创新,安全赋能基建”为主题,致力于下一代信息技术安全研究、网络空间安全各领域研究与成果转化。国内外安全领域专家学者、安全领域相关领导、联盟会员单位等参加了大会。

 

 

5日,多场关于零信任、物联网、区块链等相关安全理念及技术实施的云上论坛召开,北京数安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安行”)CEO王文宇受邀出席零信任SDP与数据安全论坛,与多位产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零信任思维下的数据安全落地实践,打造一场新视角、新方向的思想盛宴。

 

 

零信任是一种安全理念,也是新一代的网络安全防护思维。2020年,零信任成为业界备受热捧的“安全新贵”,也成为很多安全厂商和从业者去学习、设计产品的新方向。数安行CEO王文宇表示,基于forrest的ZTX(零信任扩展)报告,零信任是从网络、设备、身份、应用、数据,可视化,自动化和编排几个维度来综合考虑的,几乎涵盖了网络安全的各个细分领域。随着传统防护体系面对数据时代新的安全需求的愈加力不从心,整个网络安全产业事实上已经进入了零信任的产品转型期,未来的安全公司都需要融合零信任的思想,去提供更高效的防护。

数安行正是以零信任为基础,专注于数据运营安全的新一代技术创新企业。在王文宇看来,传统的数据安全更偏向一个静态的、非黑即白的概念,谁能访问,谁不能访问;更关注的是特权用户,而不是每一个数据的访问者。因此传统数据安全的产品理念具有明显的边界概念,例如以数据库作为边界,关注特权用户;以网络出口作为边界,关注通过网络的数据泄露等。

而零信任的数据安全,本质上是基于身份的识别和验证,数据的检测和识别,行为的采集和分析,三位一体形成持续的分析和验证,以此来构建数据的自适应访问控制和防护规则体系。NIST的最新版本架构中把零信任的八个支柱简化为数据安全、终端安全、安全分析和身份四个维度,以数据分类为维度建立数据微隔离的分段,对数据的流动、访问和使用进行“持续验证,永不信任”的架构,这便是零信任的数据安全与传统数据安全的本质区别。

数安行打造的零信任数据运营安全平台,正是基于上述理念,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通过数据运营安全切面对业务流程进行映射,建立敏感数据资产全景视图,防范内部数据违规滥用风险,促进数据快速流转及安全协作共享,打造以数据运营安全为核心的数据安全生态体系。

 

 

在如今数据需要广泛流动和使用的背景下,可以在不影响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实现对用户和数据的分类及自动、自适应的防护。它存在边界,但是是以不同类型、不同风险级别的数据建立微隔离的边界,与第三方的身份系统深度对接,识别用户的身份和角色,对数据进行自动分类分级和标签定义,对行为进行持续评估。

在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时,王文宇表示,数安行专注于零信任数据运营安全的落地和实践,不同于标准零信任SDP在网络层和基础架构层构建能力,其更接近业务,但又通过数据安全切面的方式,在不改变网络架构、不改造业务的的情况下,从数据本体的角度,基于数据类型的微隔离,提升数据运营过程中数据自身的安全性。

“我们专注于数据运营安全,于零信任的SDP、IAM、和微隔离属于生态的上下游,是一种广泛对接形成安全合力的关系,外延可以与更多的基础厂商对接,内涵可以内置更多的数据分类分级规则和数据安全风险模型,给用户提供开箱即用的数据安全产品和平台,通过可扩展性的架构,快速构建零信任安全体系,而不会造成因‘翻新重构’而导致的成本激增。”王文宇说道。

文章来源网络,作者:运维,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uyeidc.com/wp/127246.html<

(0)
运维的头像运维
上一篇2025-02-24 14:19
下一篇 2025-02-24 14:21

相关推荐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流程

     2017年6月1日《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进入有法可依的2.0时代,网路安全等级保护系列标准于2019年5月陆续发布,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等级保…

  • 微软宣布Windows 2003将停止更新

    微软在去年曾宣布WinXP系统寿终正寝,不再对它进行更新维护,如今终于轮到了Windows 2003了。2015年7月14日,这款被广泛部署于服务器的微软操作系统也将停止更新。Wi…

  • 智慧城市该如何应对网络安全问题?

    随着城市寻求通过将服务连接到互联网和万物互联来实现服务的现代化,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这造成了不断扩大的攻击面,从服务中断到勒索软件,都对智慧城市的日常运营造成了巨大的风险与安全隐患。…

  • 信息安全的核心之密码技术 下

    公钥密码加密系统 自公钥加密问世以来,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种公钥加密方法,他们的安全性都是基于复杂的数学难题。根据所基于的数学难题来分类,有以下三类系统目前被认为是安全和有效的:大整数…

  • Stuxnet蠕虫攻击方法简介

    Stuxnet蠕虫病毒已经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因为这种病毒能够感染多种不同类型的系统。Symantec公司发布了一篇详细介绍Stuxnet的技术文章,并且指出,该病毒已经感染了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