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内存的使用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的程序中,我们往往需要手动分配内存空间并手动管理其生命周期。但是,在一些大型的应用程序中,这种方式显得不太适用。另外,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内存也变得愈加便宜和丰富,因此利用内存成为了一种更加可行的优化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Linux系统提供的内存映射技术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选项。其中,mmap和shmat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内存映射机制。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介绍这两个机制及其妙用。
内存映射技术简介
在传统的内存管理中,我们需要手动为变量分配内存空间并负责其生命周期管理。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一些问题。手动管理内存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容易出现内存泄漏和越界访问等问题,可能导致程序崩溃或泄露内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Linux系统引入了内存映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将一个文件映射到进程的地址空间中,使得进程可以像访问内存一样访问文件内容。在这种方式下,内存空间的管理变得更加灵活和自动化,同时也可以实现更高效的内存利用。
在Linux中,主要有两种内存映射机制:mmap和shmat。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机制及其妙用。
mmap机制
mmap是一种将文件映射到内存的机制。它使得进程可以像访问内存一样访问文件内容,而无需将文件读入内存或从内存中写入文件。这种机制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如动态链接库加载、缓存管理、垃圾回收等。
使用mmap机制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1. 打开文件:使用open函数打开需要被映射的文件。
2. 映射文件:使用mmap函数将文件映射到进程地址空间中。在使用mmap函数时,我们需要指定需要映射的起始地址、映射长度、保护模式等参数。这个过程也可以被看作是在虚拟内存地址空间中创建了一个文件内容的映射,而实际的存储空间并不会被分配出来。
3. 访问映射区域:通过访问映射区域,可以实现对文件内容的读取和写入操作。在进行写入操作时,我们不需要显式地将数据写入文件,操作系统会自动将数据写回到磁盘中的文件。
4. 解除映射:在操作完成后,使用munmap函数将映射区域解除映射。
下面是一个使用mmap将文件内容输出到终端的简单示例: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fd = open(“test.txt”, O_RDON);
if (fd
perror(“open”);
exit(EXIT_FLURE);
}
struct stat ;
if (fstat(fd, &) == -1) {
perror(“fstat”);
exit(EXIT_FLURE);
}
char *p = mmap(NULL, .st_size, PROT_READ, MAP_PRIVATE, fd, 0);
if (p == MAP_FLED) {
perror(“mmap”);
exit(EXIT_FLURE);
}
printf(“%.*s”, (int).st_size, p);
if (munmap(p, .st_size) == -1) {
perror(“munmap”);
exit(EXIT_FLURE);
}
close(fd);
exit(EXIT_SUCCESS);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首先打开test.txt文件并获取到其stat结构体信息。然后,我们调用mmap函数将文件映射到了进程地址空间中,并将返回值赋给了指针p。在这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指针p访问文件内容了。我们使用munmap函数来解除映射。
shmat机制
shmat是一种将共享内存映射到进程地址空间中的机制。这种机制可以实现跨进程共享内存。在多个进程共享内存时,使用shmat机制可以避免每个进程都需要从系统中分配独立的内存空间并进行复杂的同步和通信操作的问题。
使用shmat机制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1. 获取共享内存ID:使用shmget函数创建或获取共享内存ID。
2. 映射共享内存:使用shmat函数将共享内存映射到进程地址空间中。在使用shmat函数时,我们需要指定需要映射的共享内存ID、映射起始地址等参数。这个过程也可以被看作是在虚拟内存地址空间中创建了一个共享内存区域,而实际的存储空间被共享使用。
3. 访问共享内存:通过访问共享内存区域,可以实现多个进程之间的数据共享。
4. 解除映射:在使用完共享内存后,使用shmdt函数来解除映射。
下面是一个使用shmat进行跨进程共享内存的简单示例: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hmid = shmget(IPC_PRIVATE, 1024, IPC_CREAT | 0666);
if (shmid == -1) {
perror(“shmget”);
exit(EXIT_FLURE);
}
char *p = shmat(shmid, NULL, 0);
if (p == (char *)-1) {
perror(“shmat”);
exit(EXIT_FLURE);
}
pid_t pid = fork();
if (pid == -1) {
perror(“fork”);
exit(EXIT_FLURE);
}
if (pid == 0) {
int i;
for (i = 0; i
printf(“child: %s\n”, p);
sleep(1);
}
_exit(EXIT_SUCCESS);
} else {
int i;
for (i = 0; i
sprintf(p, “Hello, World! (%d)”, i);
sleep(1);
}
}
if (shmdt(p) == -1) {
perror(“shmdt”);
exit(EXIT_FLURE);
}
if (shmctl(shmid, IPC_RMID, NULL) == -1) {
perror(“shmctl”);
exit(EXIT_FLURE);
}
exit(EXIT_SUCCESS);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首先使用shmget函数创建了一个共享内存ID,并将返回值保存在shmid变量中。然后,我们调用shmat函数将共享内存映射到了进程地址空间中,并将返回值赋给了指针p。在程序中,我们使用fork函数创建了一个子进程,并在父子进程之间进行了共享内存操作。我们使用shmdt函数来解除映射,并使用shmctl函数来删除共享内存。
通过使用mmap和shmat机制,我们可以满足跨进程共享内存、动态链接库加载、缓存管理、垃圾回收等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在使用这两种机制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和问题,如内存泄漏和越界访问等。同时,我们也可以探索一些高级的技巧和优化方式,如预读取和内存对齐等。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 Linux将设备地址映射到用户空间内存映射与VMA?
- LINUX中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几个系统调用的语法及用法?
Linux将设备地址映射到用户空间内存映射与VMA?
一般情况下,用户空间是不可能也不应该直接访问设备的,但是,设备驱动程序中可实现mmap ()函数,这个函数可使得用户空间能直接访问设备的物理地址。实际上,mmap ()实现了这样的一个映射过程:它将用户空间的一段内存与设备内存关联,当用户访问用户空间的这段地址范围时,实际上会转化为对设备的访问。
这种能力对于显示适配器一类的设备非常有意义,如果用户空间可直接通过内存映射访问显存的话,屏幕帧的各点像素将不再需要一个从用户空间到内核空间的复制的过程。
mmap ()必须以PAGE_SIZE为单位进行映射,实际上,内存只能以页为单位进行映射,若要映射非PAGE_SIZE整数倍的地址范围吵圆,要先进行页对齐,强行以PAGE_SIZE的倍数大小进行映射。
从file_operations文件操作结构体可以看出,驱动中mmap ()函数的原型如下:
int ( *mmap)(struct file *, struct vm_area_struct* ) ;
驱动中的mmap () 函数将在用户进行mmap ()系统调用时最终被调用,mmap ()系统调用的原型与file_operations中mmap ()的原型区别很大,如下所示:
caddr_t mmap (caddr_t addr,size_t len,int prot,int flags,int fd,off_t offset);
参数fd为文件描述符,一般由open ()返回,fd也可以指定为-1,此时需指定flags参数中的MAP_ANON,表明进行的是匿名映射。
len是映射到调用用户空间的字节数,它从被映射文件开头offset个字节开始算起,offset参数一般设为0,表示从文件头开始映射。
prot参数指定访问权限,可取如下几个值的“或”:PROT_READ(可读)、PROT_WRITE(可写)、PROT_EXEC(可执行)和PROT_NONE(不可访问)。
参数addr指定文件应被映射到用户空间的起始地址,一般被指定为NULL,这样,选择起始地址的任务将由内核完成,而函数的返回值就是映射到用户空间的地址。其类型caddr_t实际上就是void*。
当用户调用mmap ())的时候,内核会进行如下处理。
1)在进程的虚拟空间查找一块VMA。
2)将这块VMA进行映射。
3)如果设备驱动程序或者文件系统的file_operations定义了mmap ()操作,则调用它。
4)将这个VMA插入进程的VMA链表雀氏中。
file_operations中mmap ()函数的之一个参数就是步骤1)找到的VMA。
由mmap ()系统调用映射的内存可由munmap ()解除映射,这个函数的原型如下:
int munmap(caddr_t addr, size_t len ) ;
驱动程序中mmap ()的实现机制是建立页表,并填充VMA结构升岁塌体中vm_operations_struct指针。
LINUX中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几个系统调用的语法及用法?
在Linux中,生产者消费者问题通常使用进程间通信(IPC)的方式来解决,可以使用以下几个系统调用:
shmget():创建共享内存区域
语法:int shmget(key_t key, size_t size, int shm);
用法:shmget()函数用于创建一个共享内存区域,并返回共享内存的标识符。其中key表示共享内存的键值,size表示需要分配的内存大小,shm表示访问权限等标志。
shmat():将共享内存附加到进程地址空间
语法:void *shmat(int shmid, const void *shmaddr, int shm);
用法:shmat()函数用于将共享内扰李慧存区域附加到当前进程的地址空间,并返回共享内存的首地址。其中shmid表示共享内存的缓答标识符,shmaddr表示共享内存附加的地址,如果为NULL则表示让系统自动分配地址,shm表示访问权限等标志。
shmctl():控制共享内存区域
语法:int shmctl(int shmid, int cmd, struct shmid_ds *buf);
用法:shmctl()函数用于对共享内存区域进行控制,如删除共享内存区域等。其中shmid表示共享内存的标识符,cmd表示控制命令,buf表示共享内存区域状态的缓冲区。
semget():创建信号量集
语法:int semget(key_t key, int nsems, int sem);
用法:semget()函数用于创建一个信扰棚号量集,并返回信号量的标识符。其中key表示信号量的键值,nsems表示信号量集中信号量的数量,sem表示访问权限等标志。
semop():对信号量进行操作
语法:int semop(int semid, struct sembuf *sops, unsigned nsops);
用法:semop()函数用于对信号量集中的一个或多个信号量进行操作,如加锁或解锁。其中semid表示信号量的标识符,sops表示要进行的操作,nsops表示操作数量。
semctl():控制信号量集
语法:int semctl(int semid, int semnum, int cmd, union semun arg);
用法:semctl()函数用于对信号量集进行控制,如删除信号量集等。其中semid表示信号量的标识符,semnum表示信号量的索引,cmd表示控制命令,arg表示控制命令的参数。
以上是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几个系统调用的语法及用法
linux mmap shmat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linux mmap shmat,Linux内存映射技术:探寻mmap和shmat的妙用,Linux将设备地址映射到用户空间内存映射与VMA?,LINUX中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几个系统调用的语法及用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香港服务器首选树叶云,2H2G首月10元开通。
树叶云(www.IDC.Net)提供简单好用,价格厚道的香港/美国云服务器和独立服务器。IDC+ISP+ICP资质。ARIN和APNIC会员。成熟技术团队15年行业经验。
文章来源网络,作者:运维,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uyeidc.com/wp/167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