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系统下的Vi编辑器是大部分程序员所使用的代码编辑工具之一。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因为编码格式问题导致出现乱码的情况。特别是在编辑中文代码时,这种情况更加常见。本文将介绍如何。
1. 确认文件编码格式
在使用Vi编辑器打开文件时,首先需要确认文件的编码格式是否为UTF8。可以使用file命令查看文件的编码格式。假设要查看的文件名为test.txt,则可以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
“`
file -bi test.txt
“`
该命令可以输出文件的编码格式,如果其输出结果为“text/pln; charset=utf-8”,则证明该文件的编码格式为UTF8。如果输出结果为其他编码格式,则需要进行转换。
2. 转换文件编码格式
如果文件编码格式不是UTF8,则需要进行转换。可以使用iconv命令将其转换为UTF8编码格式。假设要转换的文件名为test.txt,转换后的文件名为test-utf8.txt,则可以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
“`
iconv -f [from_code] -t utf-8 test.txt -o test-utf8.txt
“`
其中,from_code为原文件的编码格式,可以使用iconv -l命令查看系统支持的所有编码格式。该命令将原文件从from_code格式转换为UTF8格式,并将其输出到test-utf8.txt文件中。
3. 更改Vi编辑器编码格式
在确认文件编码格式为UTF8后,还需要确保Vi编辑器的编码格式也为UTF8。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设置Vi编辑器的编码格式:
“`
set encoding=utf-8
“`
该命令将Vi编辑器的编码格式设置为UTF8,从而避免在编辑UTF8格式的文件时出现乱码问题。
4. 自动识别文件编码格式
为了方便使用,可以设置Vi编辑器自动识别文件的编码格式。可以在.vimrc文件中添加以下命令:
“`
set fileencodings=utf-8,gbk,cp936,gb18030,big5,euc-jp,euc-kr,ucs-bom,shift-jis,iso-2023-jp,default
set fileformats=unix,dos,mac
“`
该命令将Vi编辑器设置为自动识别常见的编码格式,并且支持不同操作系统下的文件格式(包括Unix、DOS和Mac)。
5. 安装中文字体
在使用Vi编辑器编辑中文代码时,可能会出现中文字符无法正确显示的问题。这是因为系统中没有安装对应的中文字体。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中文字体:
“`
sudo apt-get install fonts-wqy-zenhei
“`
该命令将安装文泉驿微米黑字体,该字体支持中文、英文和日文等多种语言。
在使用Vi编辑器时,需要注意文件和编辑器的编码格式是否一致,以及Vi编辑器是否支持对应的编码格式。在编辑中文代码时,还需要安装对应的中文字体。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 linux系统上出现乱码怎么解决
linux系统上出现乱码怎么解决
linux 中文显示乱码解决办法, 其实是有多种情况的, 有一部分是由于终端默认的设置造成的
vi /etc/sysconfig/i18n
将内容改为
LANG=”en_US.UTF-8″
SUPPORTED=”zh_CN.UTF-8:zh_CN:zh:en_US.UTF-8:en_US:en”
SYSFONT=”latarcyrheb-sun16″
将内容迟碧拍改为
LANG=”zh_CN.GB18030″
LANGUAGE=”zh_CN.GB18030:zh_CN.GB2312:zh_CN”码羡
SUPPORTED=”zh_CN.GB18030:zh_CN:zh:en_US.UTF-8:en_US:en”
SYSFONT=”lat0-sun16″
不用重启,马上就生效.
这样中文在SSH,telnet终端一般可以正常显示了。
如果还是不行,可以这慧春么做:
1、console终端乱码
在/etc/profile文件的最后一行添加如下内容:
export LC_ALL=”zh_CN.GB18030″
2、xwindow终端乱码
在/etc/sysconfig/i18n文件的最后一行添加如下内容:
export LC_ALL=”zh_CN.GB18030″
关于linux vi utf8乱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香港服务器首选树叶云,2H2G首月10元开通。
树叶云(www.IDC.Net)提供简单好用,价格厚道的香港/美国云服务器和独立服务器。IDC+ISP+ICP资质。ARIN和APNIC会员。成熟技术团队15年行业经验。
文章来源网络,作者:运维,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uyeidc.com/wp/18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