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Linux TCP协议实现的发包机制(linux tcp发包)

树叶云

探究Linux TCP协议实现的发包机制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简称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层协议,它负责在网络上传输数据流。Linux功能强大,Linux操作系统使用TCP/IP协议来实现数据通信。本文将深入探讨Linux TCP协议实现的发包机制,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Linux使用TCP协议来实现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在发包的过程中,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连接一般称为连接池。连接池会自动管理所有的连接,因此,在发送包之前,需要建立连接。Linux使用标准Unix函数socket()来创建一个TCP/IP连接,示例代码如下:

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
/*填充socket结构体*/
sockfd=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if (sockfd
return -1;

bzero(&server_addr, sizeof(server_addr));
serv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er_addr.sin_port = htons(SERV_PORT);
server_addr.sin_addr = *((struct in_addr *)host->h_addr);

if(connect(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er_addr), sizeof(struct sockaddr))
return -1;

上述程序的作用是在客户端完成一个TCP的连接,建立后的socket句柄返回给客户端并由客户端使用,在发送数据之前可以使用send()函数发送数据,示例代码如下:

int Flags=0;
char buf[MAX_BUF_LEN];

//发包并建立连接
int done =0;
int bytestx = send(sockfd, buf, MAX_BUF_LEN, Flags);

//根据发送结果,发送完成状态done进行更改
if(bytestx > 0) done = 1;
else done = -1;

在以上代码中,sockfd保存了socket句柄,buf保存着要发送的数据,bytestx保存了实际发送字节数,done根据发送结果,通知客户端发送完成的状态。

除了发送数据外,TCP/IP还提供了另一种连接方式,即服务器绑定一个服务器地址,然后客户端使用该服务器地址来建立连接,使用的函数bind(),示例代码如下:

int listenfd;
//绑定一个serv_addr结构体变量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dr;
bzero(&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
serv_addr. 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dr.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
serv_addr.sin_port = htons(SERV_PORT);
//绑定服务器地址
if(bind(listenfd, (struct sockaddr*)&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
return -1;

//监听地址
if(listen(listenfd, LISTENQ)
return -1;
}

上述程序的作用是服务器绑定一个服务器地址,由此形成接受连接的监听状态,使用accept()函数接受客户端的连接,接收完成后返回一个客户端socket句柄,供发送数据使用。

总之,Linux TCP协议实现的发包机制是非常强大且灵活的,除了上述例子外,还有许多发包实现方式可供选择。但是,发包需要搭配着接收,才能形成数据传输,否则就只是发出了孤儿包而已。

香港服务器首选树叶云,2H2G首月10元开通。
树叶云(www.IDC.Net)提供简单好用,价格厚道的香港/美国云服务器和独立服务器。IDC+ISP+ICP资质。ARIN和APNIC会员。成熟技术团队15年行业经验。

文章来源网络,作者:运维,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uyeidc.com/wp/197135.html<

(0)
运维的头像运维
上一篇2025-04-03 18:48
下一篇 2025-04-03 18:5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