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存储测试记录是评估存储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步骤,通过详细记录测试过程和结果,可以确保存储系统满足业务需求,并为后续的维护和优化提供参考。
一、测试目的
本次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服务器向存储系统传输不同大小的数据文件,分别在SAN(Storage Area Network)和NAS(Network-Attached Storage)架构下测试存储系统的传输速率及工作状态,从而判断其是否达到招标要求及实施方案项目设计目标。
二、测试标准
由于使用环境及设备的不同,本次测试未采用厂商提供的性能数据作为标准,而是采用实际测试数据,与现场中间设备(如服务器、核心交换机等)的性能参数进行比对,以计算性能瓶颈并判断存储设备的运行情况,预期结果是存储在整个传输链路中应满足系统的最大带宽需求,即数据传输的瓶颈不能出现在存储环节。
1. 测试存储SAN性能
步骤:在测试服务器上创建大文件和小文件,将MS5020F分配一个测试的LUN(100G)并连接到测试服服务器上,然后通过fastcopy软件或copy方式将文件拷贝到存储磁盘上,汇总记录传输时间、传输速率等。
记录:单台服务器传输和多台服务器传输的结果分别记录,包括单机传输速率和多机传输速率。
2. 测试存储NAS性能
步骤:同样在测试服务器上创建大文件和小文件,将MS5020F分配一个测试的LUN(100G)并连接到测试服服务器上,通过fastcopy软件或copy方式将文件拷贝到存储磁盘上,记录传输时间和速率。
记录:单台服务器传输和多台服务器传输的结果分别记录,包括单机传输速率和多机传输速率。
四、测试步骤详解
1. SAN性能测试步骤
1、建立大文件和小文件:在测试服务器Windows 2008上创建1G、4G、8G、16G的大文件以及40k*1000的小文件。
2、连接存储设备:将MS5020F分配一个测试的LUN(100G)并连接到这台测试服服务器上,创建好文件系统和盘符。
3、文件传输:通过fastcopy软件或copy方式,将服务器上的文件拷贝到存储磁盘上,汇总记录传输时间、传输速率等。
4、记录结果:分别测试单台服务器和多台服务器的传输速率,并记录结果。
2. NAS性能测试步骤
1、建立大文件和小文件:同样在测试服务器Windows 2008上创建1G、4G、8G、16G的大文件以及40k*1000的小文件。
2、连接存储设备:将MS5020F分配一个测试的LUN(100G)并连接到这台测试服服务器上,创建好文件系统和盘符。
3、文件传输:通过fastcopy软件或copy方式,将服务器上的文件拷贝到存储磁盘上,记录传输时间和速率。
4、记录结果:分别测试单台服务器和多台服务器的传输速率,并记录结果。
五、测试工具介绍
常用的存储性能测试工具包括fio、dd、iostat等,这些工具可以用于基础性能测试、文件系统测试、对象存储测试以及数据库测试等场景,在本次测试中,我们主要使用了fio工具来模拟不同的IO负载,并记录了IO时延和IOPS两个关键指标。
六、测试结果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文件大小和传输方式下的传输速率,我们可以分析出存储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如果发现某些文件大小或传输方式下的速率明显低于预期,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存储设备的配置或网络环境是否存在瓶颈。
七、FAQs
Q1: 为什么选择fio作为主要的测试工具?
A1: fio是一款灵活且功能强大的IO测试工具,支持多种测试模式和参数调整,能够全面评估存储系统的性能,它由Linux内核的块IO子系统维护者开发,因此在Linux环境下具有很高的兼容性和可靠性。
Q2: 如果测试结果不达标,应该如何处理?
A2: 如果测试结果不达标,首先应检查存储设备的配置是否正确,包括RAID级别、LUN划分等,检查网络环境是否存在瓶颈,如交换机端口速率、网络延迟等,可以考虑升级存储设备或优化网络架构以提高性能。
八、小编有话说
在进行服务器存储测试时,务必保持耐心和细致,每一步操作都可能影响最终的测试结果,因此要严格按照测试步骤进行,并仔细记录每一步的测试数据,也要关注存储设备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以便及时引入新技术来提升存储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希望本次测试记录能为大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以上内容就是解答有关“服务器存储测试记录”的详细内容了,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为您解决一些疑惑,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反馈,谢谢阅读。
文章来源网络,作者:运维,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uyeidc.com/wp/45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