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安全检查表包括:系统更新、防火墙配置、访问控制、数据备份、日志审查、恶意软件扫描、漏洞修复和物理安全。
检查项 | 检查内容 | 检查方法 | 检查结果 |
服务器基本信息 | |||
服务器名称 | |||
服务器IP地址 | |||
服务器操作系统 | |||
服务器硬件信息(CPU、内存、硬盘等) | |||
服务器厂商及型号 | |||
服务器所在机房及位置 | |||
硬件设备 | |||
确认服务器是否正常开机 | |||
检查服务器硬盘状态(RD状态、可用空间等) | |||
检查服务器内存状态 | |||
检查服务器CPU状态 | |||
操作系统 | |||
检查操作系统版本是否为正版 | |||
检查操作系统补丁更新情况 | |||
检查操作系统日志,筛选警告类和错误类信息 | |||
网络架构与拓扑 | |||
网络边界防护 | 是否部署了防火墙,且防火墙规则是否定期审查和更新,以阻止未经授权的网络访问。 | ||
网络入侵检测/防御系统(IDS/IPS) | 是否存在网络入侵检测/防御系统,并检查其运行状态,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及时更新特征库。 | ||
网络分段 | 关键业务系统与其他非关键系统是否进行了有效的网络分段,以防安全事件的横向扩散。 | ||
网络拓扑冗余 | 核心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是否具备冗余电源模块,以防因电源故障导致网络中断。 | ||
网络设备安全 | |||
设备登录安全 | 网络设备的管理员账号是否采用了强密码策略,包括密码长度、复杂性要求以及定期更换密码。 | ||
多因素身份验证 | 是否启用了多因素身份验证来增强管理员登录的安全性。 | ||
设备管理权限控制 | 是否对网络设备的管理权限进行了精细划分,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行敏感操作。 | ||
应用及服务 | |||
K8S集群 | 确保Kubernetes集群中的节点和服务运行正常,无异常Pod或资源瓶颈。 | 通过Kubernetes仪表盘监控集群状态。 | |
Nginx应用 | 检查Nginx服务的运行状态,配置文件的正确性,以及是否有未授权的访问尝试。 | 使用Nginx命令行工具检查配置测试结果。 | |
Java应用 | 确保Java应用程序运行稳定,无内存泄漏或性能问题。 | 通过JVM监控工具(如JVisualVM)检查堆内存使用情况。 | |
RabbitMQ消息队列 | 确保RabbitMQ服务运行正常,队列中无异常积压或消费者异常断开的情况。 | 使用RabbitMQ管理界面检查队列状态和消费者健康状况。 | |
PostgreSQL数据库 | 确保PostgreSQL数据库服务正常运行,无死锁或长时间未完成的查询。 | 通过pgAdmin或psql命令行工具检查数据库状态。 | |
Redis缓存系统 | 确保Redis服务响应迅速,无内存溢出或数据不一致问题,检查Redis配置文件中的持久化设置,确保数据安全。 | 使用Redis命令行工具检查键值对数量、内存使用情况及持久化状态。 | |
ELK日志系统 | 确保Elasticsearch、Logstash和Kibana组成的ELK日志系统完整运行,日志收集、存储和查询功能正常。 | 通过Kibana界面检查索引模式、数据完整性及查询性能。 | |
物理环境 | |||
环境温度和湿度 | 确保机房内温度维持在18-24℃,湿度保持在40%-60%,避免过高或过低影响设备稳定运行。 | 使用温湿度计测量并记录。 | |
灰尘清理 | 定期清理服务器及网络设备上的灰尘,防止过热导致的硬件故障。 | 视觉检查及必要时使用压缩空气清理。 | |
UPS电源检查 | 确保不间断电源(UPS)正常工作,电池电量充足,能够在市电中断时为关键设备提供足够电力。 | 检查UPS指示灯状态及电池备份时间。 | |
安全措施 | |||
防火墙配置 | 确保服务器防火墙规则合理配置,仅允许必要的端口和服务对外开放。 | 使用防火墙管理工具检查入站和出站规则。 | |
系统加固 | 根据安全最佳实践,对操作系统进行加固,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限制文件权限,禁用root远程登录等。 | 通过安全审计工具或手动检查系统配置。 | |
安全软件更新 | 确保所有安全软件(如防病毒软件、入侵检测系统等)已更新到最新版本,并定期扫描系统漏洞。 | 检查安全软件的更新日志和扫描报告。 | |
日志与审计 | |||
日志收集完整性 | 确保所有关键服务的日志被正确收集并存储,无丢失或损坏现象。 | 检查日志收集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存储空间。 | |
日志分析 | 定期对收集到的日志进行分析,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或性能问题。 | 使用日志分析工具或脚本进行自动化分析。 | |
备份与恢复 | |||
数据备份策略有效性 | 确保已制定并执行有效的数据备份策略,包括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的频率、存储位置及保留期限。 | 审查备份策略文档和实际执行情况。 | |
备份数据完整性 | 定期验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确保在需要时能够迅速恢复业务。 | 执行备份数据恢复测试。 | |
应急响应 | |||
应急预案完备性 | 确保已制定针对各种可能紧急情况(如火灾、水灾、网络攻击等)的详细应急预案。 | 审查应急预案文档,确保覆盖全面且具有可操作性。 | |
演练与培训记录 |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并对参与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提高团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记录演练过程和结果,用于后续改进。 | 查看演练计划、培训资料及演练归纳报告。 |
相关问题FAQs
Q1:为什么服务器安全检查表中要包含物理环境的检查?
A:服务器的物理环境对其稳定性和寿命有重要影响,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硬件过热,进而引发故障;而灰尘堆积则可能影响散热效果,同样增加故障风险,定期检查机房的温度、湿度和清洁状况是确保服务器稳定运行的基础。
Q2:在服务器安全检查中,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更新操作系统补丁?
A:操作系统供应商会定期发布安全补丁来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和提升系统性能,在服务器安全检查中,应检查当前操作系统的版本号和最近一次补丁更新的时间,与官方发布的最新补丁进行对比,如果存在未安装的补丁,或者补丁更新时间距离现在较长,则说明需要更新操作系统补丁以增强系统安全性。
Q3:为什么需要对应用及服务进行定期检查?
A:应用及服务是服务器提供业务价值的核心部分,它们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业务的连续性和用户体验,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性能瓶颈、资源泄露或配置错误等问题,确保应用及服务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对于关键业务应用,还需要特别关注其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或被篡改。
以上内容就是解答有关“服务器安全检查表”的详细内容了,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为您解决一些疑惑,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反馈,谢谢阅读。
文章来源网络,作者:运维,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uyeidc.com/wp/46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