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存储选型是数据中心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数据存储的可靠性、性能和成本,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上涌现出众多存储解决方案,如直接附加存储(DAS)、网络附加存储(NAS)、存储区域网络(SAN)以及分布式存储等,选择合适的存储技术并进行合理配置,对于确保企业数据的高效管理和业务连续性至关重要。
一、存储选型需求分析
在进行存储选型时,首先需要对自身的存储使用需求进行充分剖析,从中提炼出必须满足的基本项和可选的加分项,根据多年的存储使用和维护经验,存储采购时需要考虑的需求基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稳定性:对于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的数据中心而言,数据存储动一发而牵全身,存储架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最基本的需求,稳定性和可靠性体现在几个方面:存储架构冗余度高、各个部件均为冗余设计、支持热插拔,任意部件损坏均不影响主机上业务运行;存储设备的可维护性高,各个部件的维修和更换均为在线操作,控制器、硬盘、接口卡等部件都能在线升级微码,轮流重启时不可以影响到上层业务。
2、产品架构:选择集中式存储还是分布式存储是当下做存储选型时的一大热门话题,集中式架构的存储采用块机制,以块为单位实现数据的更新和锁机制,其机制跟数据库管理数据文件的方式较为协同一致,因此性能及安全也能得到保障,分布式架构现在常见的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基于对象存储机制实现的分布式架构,另一种是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实现的分布式架构,对于高IO同时对时延敏感的核心或其他重要系统,高吞吐低时延的集中式高端存储更为合适。
3、性能:对银行数据中心而言,存储建设事关重大,一旦建设完成,需要保证至少5年内上层应用不出现存储层的性能瓶颈,随着闪存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全闪存存储已经成为各家主流存储厂商的标准配置,在如今形势之下采购新存储时,全闪存储已成为首选,如果成本可以承受,配备NVMe SSD的全闪存储是最佳选择。
4、可扩展性:存储设备必须具有灵活的体系架构,随着容量需求的增加可以按需进行在线扩容,包括存储柜内的纵向扩容和多柜的横向扩展,扩展之后实现存储资源的在线自动平衡。
5、容灾能力:存储架构的容灾能力指的是本身高可用性之外对于各个灾备特性的支持,包括存储层双活以及两地三中心架构的支持度,双活仲裁机制是否可以保证常见故障场景下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不丢失。
6、标准容量下的成本:对于银行来说,高端存储选型一个重要的参考就是单位TB可用容量下的成本,计算成本时除了硬件配置成本,还需要考虑软件许可成本和日常管理维护成本。
7、技术支持能力:在做存储选型时千万不可忽视存储厂商的技术支持能力这一点,采购和交付只是存储生命周期的很小一部分,交付后的运维才是运维人员最主要的工作,需要考虑存储厂商自身的研发实力以及后期服务能力。
8、安全自主可控:银行数据中心的产品和技术往安全自主可控方向发展是监管部门的要求,在选择存储品牌时,可以优先考虑国内存储品牌。
二、存储选型指标体系设计
在对自身的需求进行了充分分析之后,可以基于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指标体系,以下是一些关键指标及其解释:
指标类别 | 具体指标 | 解释 |
稳定性 | 冗余设计 | 存储架构是否支持冗余设计,如RAID级别、控制器冗余等 |
热插拔支持 | 是否支持硬盘、电源等部件的热插拔 | |
在线维护 | 是否支持在线维护和升级 | |
产品架构 | 集中式 vs 分布式 | 根据业务需求选择集中式或分布式存储 |
端到端NVMe支持 | 是否支持端到端的NVMe架构 | |
性能 | IOPS | 每秒输入/输出操作次数 |
延迟 | 数据访问的平均延迟时间 | |
吞吐量 | 数据传输速率 | |
可扩展性 | 纵向扩展 | 是否支持在现有存储柜内增加硬盘来扩展容量 |
横向扩展 | 是否支持通过增加存储柜来扩展容量 | |
容灾能力 | 双活支持 | 是否支持存储层双活 |
两地三中心 | 是否支持两地三中心架构 | |
成本 | TCO | 总体拥有成本,包括硬件、软件许可、维护费用等 |
单位TB成本 | 每TB存储容量的成本 | |
技术支持 | 服务响应时间 | 出现问题时厂商的响应时间 |
本地服务力量 | 是否有本地的服务团队 | |
安全性 | 加密支持 | 是否支持数据加密 |
访问控制 | 是否支持细粒度的访问控制 |
三、存储选型推荐
基于上述指标体系,以下是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存储选型推荐:
应用场景 | 推荐存储类型 | 理由 |
高性能计算 | 全闪存阵列(FFA) | 提供极低的延迟和高的IOPS,适合需要快速数据访问的应用 |
虚拟化环境 | 统一存储(Unified Storage) | 同时支持文件级和块级存储,方便虚拟机和物理机的数据共享 |
大数据处理 | 分布式存储(如Hadoop HDFS) | 能够处理海量数据,具有良好的横向扩展能力 |
备份和归档 | 对象存储(Object Storage) | 适合长期存储非结构化数据,成本效益高 |
关键业务应用 | 高端存储(如EMC VMAX, HDS VSP) | 提供企业级的性能、可靠性和高级功能,如双活支持 |
四、相关问答FAQs
问:什么是RAID,它在存储选型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RAID(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是一种将多个硬盘驱动器组合成一个逻辑单元的数据存储技术,RAID可以提高数据冗余和性能,或者两者兼顾,具体取决于所使用的RAID级别,在存储选型中,RAID的作用主要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读写速度,RAID 1通过镜像提供数据冗余,而RAID 5则通过奇偶校验提供数据冗余的同时提高读写性能。
问:如何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类型?
答: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类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确定业务对性能的需求,例如IOPS和延迟要求;考虑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是否需要支持高可用性和灾难恢复;评估数据的容量需求和增长趋势;考虑成本因素,包括初始投资和长期运营成本,综合这些因素,可以选择最适合业务需求的存储类型。
五、小编有话说
在选择服务器存储时,没有一成不变的答案,关键是要深入理解自己的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无论是追求极致性能的全闪存阵列,还是需要海量数据存储的对象存储,亦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统一存储解决方案,都有其适用的场景,重要的是,要根据实际的业务负载、数据增长速度、预算限制以及对数据安全性的要求来做出明智的选择,希望本文能为你在服务器存储选型的道路上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发,最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各位小伙伴们,我刚刚为大家分享了有关“服务器存储选型”的知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需要解决,欢迎随时提出哦!
文章来源网络,作者:运维,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uyeidc.com/wp/49751.html<